2007/03/15

小種子

一九二一年,一對傳教士夫婦,大衛和思慧弗德帶著兩歲的兒子,從瑞典去到非洲心臟地帶,後來稱為「比屬剛果」的地方。他們會合另一姓依力臣的年青斯堪的納維亞夫婦。他們四人尋求神的指引。在那些日子彼此非常親切,有犧牲精神地投入工作。他們感覺到蒙主的帶領離開教會的大本營出發,將福音帶到偏遠地區。這是信仰上踏出的一大步。他們在尼多拉亞村遭到酋長的拒絕,不容許他們進入他們的城鎮,因為酋長怕當地的神不高興而離棄他們。於是這兩對夫婦就選擇去到半英哩遠的一處山坡建築他們的土舍。

他們祈求靈性上的突破但卻沒有。與村民的唯一接觸就是一位男孩每星期兩次容許將雞和蛋賣給他們。思慧弗德這位只有四呎八吋高的矮小婦人決定如果這男孩是她唯一可以與他談話的非洲人,她一定要把這男孩帶引給耶穌。事實上她成功了,但卻沒有其他值得鼓舞的事發生。

正當其時,瘧疾繼續侵襲這小隊一個又一個成員。這時依力臣夫婦覺得經已受夠了,決定離開返回教會中央大本營。大衛和思慧弗德獨自留下在尼多拉亞鄰近居住。思慧發現她自己在這原始荒野懷了孕。當她快要臨產之時這鄉村的酋長才心軟,容許一位助產士去幫助她。她生下一位女嬰起名叫愛娜。生產是令人疲憊不堪的,況且多次患瘧疾使身體虛弱,生產實是對她的精力的一大打擊。只有十七天她就去世。

至於大衛弗德,他咬緊牙關,掘了一個粗劣的墓穴,將他廿七歲的妻子埋葬,然後帶著兩個幼兒下山返回教會的大本營。他將新生的女兒交給依力臣夫婦。他大聲怒罵:「我要返回瑞典,我已失去我的妻子,我顯然不能照顧這嬰兒。上帝已經毀滅了我的妻子。」他便跑向港口,他不顧別人的呼喚,甚至是上帝他都不理。

八個月之內,依力臣夫婦先後患上怪病,並且在數日之內先後去世。這女嬰便交與一些美國傳教士撫養,並改名為阿姬。當她三歲便帶回美國。這個家庭非常疼愛這女孩。怕她一旦返回非洲,當地法律可能會把他們分開。因此他們留在家鄉由海外傳教士的工作改為牧養的工作。這就是為何阿姬在南達科他州成長的原因。這位年輕女子就讀於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北中央聖經學院。在那裡她遇見一位青年名叫迪維賀斯特並與他結婚。

多年之後,賀斯特夫婦享受豐盛的傳道工作。阿姬首先誕一女嬰然後又生了一個兒子。她丈夫後來成為西雅圖地區基督學院的院長。阿姬則很有興趣在那裡找尋很多斯堪的納維亞的傳統。一天一本瑞典的宗教雜誌出現在她的信箱裡。她不知是誰寄給她,當然她不會讀那些文字。但當她一頁一頁來翻閱,突然間一幅照片使她呆住。座落在原野的一個墳墓有一白色的十字架。十字架上寫著「思慧弗德」。阿姬跳上她的車,一直飛馳去找一位學院老師,她懂且能翻譯這篇文。「這篇文章講甚麼?」那位講師簡述了那故事:這故事是關乎一些海外傳教士很久之前來到尼多拉亞……一個白人嬰兒的誕生……一位年青母親之死……一位非洲小男孩被領歸主……所有白人離去之後,這男孩長大最後說服酋長讓他在村內建造一間學校。文章說他續漸贏取他所有的學生歸向基督……那些兒童又帶領他們的父母信主。。。酋長亦成為基督徒。今天那裡一條村就有六百位信主的基督徒……所有一切都是因為大衛和思慧弗德的犧牲所致。

賀斯特夫婦結婚廿四週年,學院送給他們一份禮物就是讓他們去瑞典渡假。阿姬在那裡尋找她的生父。大衛弗德曾再結婚,且生了四個孩子,他現已成為一位老人。他的下半生沉迷於酒精之中。他最近曾中風。更令他痛苦的是他立下家規:「不准提到上帝的名-因為上帝取去我的一切。」

與她的同父異母弟妹很激情地團聚之後,阿姬就要見她的父親作為壓軸好戲。有些人有點猶豫,但他們說:「他現在雖然病得很重,你還是可以和他談話。但你必須知道,每當他聽見上帝的
名,他就會非常激動而忿怒。」阿姬不為所阻。她步入骯髒的柏文,酒瓶到處都是,她走近那位躺臥在亂七八糟的床上的七十三歲老人。

她叫了一聲:「爸爸」。他轉面就哭。他說:「愛娜,我從來都不想將你拋棄。」「沒有事,爸爸。」她把他輕輕放在懷裡。「上帝一直照顧著我。」那人立即變得僵硬。他的眼淚停止了。他說:“上帝忘記了我們。我們變成如此就是因為他。”他的臉又轉向著牆。

阿姬撫摸他的臉,繼續放膽說:「爸爸,我有一個小故事要講給你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你去非洲並不是徒然。媽媽也不是白白的枉死。那位你領他歸主的小男孩長大之後贏得全村的人信主歸基督。你所種下的種子不斷長大。今天有六百個非洲人事奉上帝就是因為在你的生命中忠心於
上帝的呼召……爸爸,耶穌愛你。他從不恨惡你。」這位老人轉過身來望著他女兒的雙眼。他放鬆他的身體。他開始說話。那天下午,在結束之前,他又回到那位他憎恨了數十年的上帝那裡。此後幾天父女一同享受了溫馨的時刻。阿姬和她的丈夫很快又要回美國。數星期之後,大衛弗德平安地去世,等候永遠的福樂。

幾年之後,賀斯特夫婦參加英國倫敦一個高級佈道會議。有一個報告是來自扎伊爾(前比屬剛果)。全國教會的負責人,代表十一萬已受洗的信眾,非常動聽地講述福音如何在他的國家中傳播。事後阿姬問他可曾聽聞大衛和思慧弗德的名字?那人用法文回答說曾經聽過。他的話被翻譯成英文。「是思慧弗德領我信耶穌的。我就是在你出生之前拿食物給你父母那位小男孩。事實時至今日,你母親的墓和對你母親的回憶是極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的。」他與她互相擁抱良久不放。然後他繼續說:「你一定要來非洲看看,因為你母親是我們歷史中最著名的一個人。」

阿姬和丈夫去到非洲,他們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她甚至見到當年被她父親雇用,把她放在搖籃背離山區那位男人。最戲劇性的時刻就是當牧師陪同阿姬去看她母親的十字架。她跪在地上禱告和感謝上帝。那日遲些在教堂中牧師誦讀「約翰福音第十二章第廿四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他接著讀詩篇第一百廿六篇第五節「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2007/03/14

學會知足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腓4:11)

不知足是許多苦惱,罪惡的根源,也是有貪心,有情欲,有驕傲,有強烈的要求,有自己的意思。不知足是不會有平安喜樂的,不知足的人心中似乎永遠有火在燒著,感到非常的乾渴,煩燥,不能忍耐,俗語說,「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是不錯的。真正有快樂的,不是有錢財的人,有權勢的人,有學問的人,有才幹的人,乃是知足的人。雖然他可能貧窮,卑微,愚拙,無知,但能知足就平安快樂了。

想學知足的這門功課很不容易,因為人的欲望很多,很高。所以很難知足,若想知足就必須放棄那一切,將自己放在零的地位,像約伯所說的:我們原是赤身而來,也必赤身歸回,在世上隨神的安排,得失,有無,都不強求,無所貪,無所懼。像保羅所說:無論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因為我們沒有先給神什麼,叫祂償還,我們原是祂手所造的,祂願意怎樣待我們都可以。

何況世上的苦,難,都是暫時的。我們還有極大的盼望在將來在天上,對於今生不必有分外的要求,除了羨慕天上更美的家鄉以外,其他都不足介意,向一切都死了,也就知足了。活著只是為主而活,隨祂怎樣處置,沒有自己的揀選,這樣就知足了。